辨证论治术语。指疾病的发病、病因、病理上先后主次的标本关系。辨别这些关系,作为治疗主次步骤的依据。参见标本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鄠(今陕西户县)人,做过太医令。
书名。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编。本书系统地整理了药材学的总论及700余种药材的生产、鉴定和应用知识,并附有药用动植物、药材外形、饮片及组织粉末等图共1300余幅。是一部较大型的药材参考书。1960年由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五灵脂二两,川乌一两半,没药一两,乳香五钱。为末,水泛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和酒送下。治白虎历节风,因风冷入侵,气滞血瘀,周身麻痛。
见《中药志》。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人疴的俗称。详该条。
经验方。见《皮肤病学》(中山医学院)。雄黄、硼砂各9克,苦参、川椒、百部各15克。水煎,外洗患处。治疥疮,外阴瘙痒;近代也用于念珠菌病。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细辛大黄丸,见该条。
秋令收敛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出《奇效良方》。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详小儿指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