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蛇缠虎带

蛇缠虎带

病证名。出明·万全育婴家秘》。又名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系由湿热火毒,蕴蓄经络而发。《外科大成》载其症“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发病前,局部常有疼痛,同时伴有微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2~3天后,局部皮肤出现不规则的小红斑,随即在小红斑上发生水疱,密集成群。发生在躯干四肢时,常依次排列成带状。即带状疱疹。治宜清热解毒,泄火去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黄连膏涂查。并可配针刺合谷曲池血海太冲等穴及耳针治疗。

猜你喜欢

  • 勉学堂针灸集成

    见针灸集成条。

  • 胡骏宁

    【介绍】:见胡宪丰条。

  • 补脾不如补肾

    治则。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命门之火)可以生脾土,使脾土健旺,发挥其正常的功能;肾又是五脏六腑藏精之处,关系到一身精气的消长盛衰,故有补脾不如补肾之说。宋·严用和《济生方》:“补脾不如补肾。肾气若壮,丹

  • 安神

    ①治疗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的方法。适用于阳气躁动,心悸、失眠、惊痫、狂妄、烦躁易怒等病症。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如因胆气虚或胆热引起心烦失眠,则用温胆安神或清胆安神。参见各条。②养生术语。指收摄精神,使

  • 旃那叶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 五补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地骨皮、茯苓(去皮)、牛膝(酒浸)、熟地黄、人参各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送下。功能补诸虚,安五脏,坚骨髓,养精神。治五脏虚损。

  • 蛔厥

    厥证之一。指因蛔而痛厥者。《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

  • 黄连参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 人体部位名。通“巅”。即头顶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心脉……微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若脉而微,……其耳必鸣,其疾在巅。”

  • 山崩子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满山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