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谱
书名。1卷。唐·侯宁极撰。撰年不详。本书为唐代文人利用药名数百种(现有195种)“尽出新意,考立别名”的文字隐语,如将牵牛称为“假君子”,川乌头称为“昌明童子”之类,可供研究古代药物名称和别名的参考。
书名。1卷。唐·侯宁极撰。撰年不详。本书为唐代文人利用药名数百种(现有195种)“尽出新意,考立别名”的文字隐语,如将牵牛称为“假君子”,川乌头称为“昌明童子”之类,可供研究古代药物名称和别名的参考。
脉学著作。简称《脉影图说》。2卷。旧题晋·王叔和编,明·沈际飞重订。书中论述七表、八里、九道脉,奇经八脉,十六怪脉,左右手三部阴阳脉绝候等脉学专题,有图有论。作者还介绍了“观形色歌”,作为脉诊的辅助。
指湿热蕴于大肠的病变。常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
解除风邪并调整营卫失和的治法。风邪自表而入,可引致营卫失调,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等症。主用桂枝汤,以桂枝解肌祛风而通卫,芍药敛阴而和营,配以姜、枣,甘草相合,即能助正气而调和营卫
病名。简称宫外孕。指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临床表现有停经,早孕反应,发作性小腹部剧痛,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贫血,休克等症状。多属瘀血内停,气机阻滞的实症。按病变的情况,采用中西医
①阳明为二阳,厥阴为一阴。《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一阴,阳明主病。”王冰注:“一阴厥阴,肝木也。二阳阳明胃土气也,木土相薄,故阳明主病也。”②刺寒厥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刺寒厥者,二阳一阴。
经穴名,代号RN11。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上、下动脉交界处的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食欲不振;以及急慢性胃炎等。直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止塞的方法治疗塞证。闭塞不通之证,一般应采用通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塞,而本质是虚的病证,则不但不能通,反而要用补法,故称反治法。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
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水飞条。
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
【介绍】:见朱沛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