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诊

舌诊

望诊重点内容之一。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为胃气的反映。经脉中,手少阴之别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因此,脏腑有病,可以影响舌的变化。舌诊主要按照舌面部位察看舌质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等。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但两者必须结合,再与其他证候参照,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猜你喜欢

  • 掐揉中指节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用手指掐病儿中指第一节横纹,掐后揉之。治泄泻,咳嗽等症。

  • 络血

    络脉中的血。《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经。”

  • 灶中黄土

    出《金匮要略》。即伏龙肝,详该条。

  • 牛黄承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方。安宫牛黄丸二粒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效再服。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

  • 血虚热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有血虚热,必兼燥渴,睡卧不安,宜圣愈汤、人中白丸两方参酌用。”参发热、血虚发热条。

  • 助阳

    即补阳。详该条。

  • 睫毛的简称。详该条。

  • 医林

    即医界。

  • 风湿

    病名。①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

  • 大乘和尚

    【介绍】:见马哈也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