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下珠

猜你喜欢

  • 太医局教授

    宋代太医局职称。掌管医学教育,由翰林医官以下的中级医官或选择优等学生及技术较好的医生充任。九科之下,每科均设有教授1名。

  • 宣露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 痘疹精华

    见医述条。

  • 青蒌

    见《广东中草药》。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 大椎骨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见订正伤寒论注条。

  • 喉疮

    病名。系指喉间生肉色赤,层层相叠,饮食吞咽有碍,口中出臭秽之气。《医学心悟》卷四:“喉疮,少阴肾经阴火上冲也。其上腭生疮脾热也;舌上生疮心热也。”《沈氏尊生书》卷二十四:“喉疮,层层如叠,不痛,日久有

  • 指腧穴。《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因穴位为经络气血会聚之处,故名。参见腧穴条。

  • 手指脱骱

    病名。即指关节脱臼。见《伤科大成》。因跌扑、扭打所致。局部疼痛、肿胀、明显凸出畸形,活动受限。宜手法拔出捏正以复其位,并予固定。可选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云南白药等,外敷梔乳散;肿消痛减后,以海桐皮汤

  • 病穿板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