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臂厥

臂厥

证名。指手太阴,手少阴经气逆乱的病候。《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又:“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类经·十二经病》:“瞀,木痛不仁也。手太阴脉中府出腋下,行肘臂间,故为臂厥。”又:“手少阴循臂内后廉出小指之端,故为臂厥。”参见厥证条。

猜你喜欢

  • 佛耳草

    出《脾胃论》。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阴盛阳虚脉

    脉象。轻按浮取,细而小,重按沉取实大。《难经·六难》:“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

  • 形肥经少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多因体质肥胖,脾虚气衰,水谷精微不能运化为血,反化为水湿痰涎所致。症见身体益胖,月经逐渐量少,色淡质稀,或夹带下等。治宜健脾除湿。方用二陈汤加当归、川芎。

  • 石芾(fú 福)

    【介绍】:南 晚清医家。字寿棠,又字湛棠。安东(属江苏)人。举孝廉,世医,撰有《医源》一书(1861年),总论人身脏腑、五行、阴阳、四诊、内、妇、儿等科,以及用药等。另辑有《温病全编》(1867年)一

  • 麦蘖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麦芽之别名,详该条。

  •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血、牙龈出血等。这类出血,多属肺胃阳热炽盛而络脉损伤所致。《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 胸阳

    胸中的阳气,亦即上焦阳气。《类证治裁·胸痹》:“胸痹……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宣降。”

  • 奶癖

    病证名。①出《儒门事亲》。即乳痈癖,详该条。②《证治准绳·幼科》:“壅乳成奶癖。”参见壅乳条。③即乳癖,详该条。

  • 溪沟草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 疳湿疮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