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胡澍条。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方。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为末,每服三指撮,食前冲服。治酒风,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
脊上三个穴位的合称。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哑门穴下1寸处一穴;陶道穴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下)一穴。主治脑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各直刺0.5寸~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
见《说文》。指月经。
见《本草从新》。为枸骨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人。画有《本草训解图》,已佚。
病名。《喉白阐微》:“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时皆患白烂。”泛指急性喉病伴有脓性糜烂面或似伪膜者。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熊胆之别名,详该条。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