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因湿热蕴结下焦而成。主症为小便短、数、热、赤、涩、痛,并可伴有寒热,腰痛,小腹拘急胀痛,烦渴等,甚者尿出有血。治宜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瞿麦汤、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等方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颠,同巅。头顶部。
喘而气逆的简称,即喘证。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症因脉治·喘症论》有外感喘逆、内伤喘逆等论述。详喘证各条。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方。天门冬、生地黄各三斗半(俱捣压取汁),白蜜、酥(炼)各三升,枸杞根三斗(水煎取汁澄清),麋骨一具(水煮取汁),茯苓、桂心、白术、五加皮、葳蕤、远志、泽泻、菖蒲、山药、人参、石斛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六。即狐疝,详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为绿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