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疔

脾疔

病名。①《外科启玄》卷二:“……脾疔,又名曰黄疔,其形多生脾脏之部位,其症不食,多呕吐,其色黄,治宜泻黄散解毒等剂。”②出《中国医学大辞典》。黄鼓疔之又名。见该条。

猜你喜欢

  • 雷公头

    见《本草纲目》。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 痰膈

    膈证之一。指因七情郁结,痰涎凝聚所致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饮食入胃,便吐粘涎,膈塞不通,便结而粪如羊矢者,此气郁挟痰阻塞胃脘也。名曰痰膈。”治用辛润涤痰法。如五汁饮加狗宝,或程氏启膈饮加

  • 雷少逸

    【介绍】:见雷丰条。

  • 雷丸草

    出《外丹本草》。为天葵之别名,详该条。

  • 荜拨没

    出《本草拾遗》。即荜拨根,详该条。

  • 郑自清

    【介绍】:见郑荣条。

  • 雷大震

    【介绍】:参见雷丰条。

  • 三敛子

    见《广东新语》。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 玉液

    ①道家养生术语。①指人工炼造的可以服食的丹药。《隋书》:“金丹玉液,长生之事,历代糜费,不可胜纪。”②指唾液。道家认为,吞饮玉液,可以长生。②经外奇穴金津玉液穴之一。见金津玉液条。

  • 龚瑞芝

    【介绍】:见龚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