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虫痛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豆豉姜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红药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休息痢类型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由劳心过度,饮食伤损,脾肾相传所致。详休息痢条。
《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藿香、厚朴、陈皮、半夏、甘草、苍术、竹茹、茯苓。治胃火呕吐,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烦热,夜卧不宁,口中干渴,二便阻涩。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华山参之别名,详该条。
①《验方汇辑》卷十方。天竺黄、胆南星各15克,大黄(酒浸)6克,僵蚕9克,麝香0.9克,冰片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治小儿时疫,发热昏沉作搐者。②见《伤寒
见痘疹金镜录条。
见《清异录》。为木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