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脉口

脉口

寸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详寸口条。

猜你喜欢

  • 马哈德哇

    【生卒】:约七世纪中叶【介绍】:唐代医家,一作大天和尚。和其他医家将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医书共同编译为藏文《医学大全》,广为流传,是为藏医学史上最古的医学文献,已佚。该书对藏医学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

  • 气滞

    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

  • 气虚淋

    气淋之一。指淋症因气虚所致者。《证治准绳·淋》:“气虚淋,八珍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参见气淋条。

  • 针麻诱导期

    详针麻诱导条。

  • 望诊

    四诊之一。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动态、体表各部、舌体与舌苔、大小便和其它分泌物,从而获取与疾病有关的辨证资料。一般以神色、舌诊为重点(小儿包括诊指纹)。辨别色泽时,以在自然光线较充足的地方为好。

  • 子呛

    见《大生要旨》卷二。即子嗽。详该条。

  • 都响

    【生卒】:十二世纪初【介绍】:北宋官吏。任修议郎,博学,兼通医,掌管太医院事务,常为人诊治病,多有良效。

  • 张君宜

    【介绍】:宋代医家。精通医术,善治疮痈等外科病。常热心为人治病,不计报酬。

  • 拯阳汤

    ①《罗氏会约医镜》卷九方。蜜炙黄芪一两,白术三钱,附子二至三钱,干姜(炒黄)一钱半,炙甘草一钱,熟地黄一两,当归身三钱。水煎服。功能益气固脱。治血脱气亦随之而脱,以致昏愦者。方中加人参更佳;若泄泻,去

  • 缩沙蜜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