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郑氏女科家传秘方》:“产后小便撒黑,谓之交经。用提气补血治之。”
见《分类草药性》。为小金樱之别名,详该条。
①水谷精华的轻清部分。《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②即清气分热。见该条。《温热论》:“到气才可清气。”③秋令清肃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翼首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溯源集条。
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牙痈之别名。详牙痈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睢,指仰目而视。上胞下垂甚者,常藉助仰首使瞳神显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拔罐法之一。是针罐法和药罐法结合的一种拔罐方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