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久积热毒于心而起。舌肿舌白,如木舌相似,但木舌小硬,此肿而白……,肿甚刺金津玉液,出血……。日久脓成,左右挑放舌出黑血,刺治不转色,舌卷不能言,并舌硬者死。”
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见该条。
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眚时至。”
见《金匮要略》。即术附汤,见该条。
肾阴亏虚,水不制火,出现阴火上升的证候。表现为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或目赤、口舌生疮,舌质嫩红,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补虚清热。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费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通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屠鹏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