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卒聋

猜你喜欢

  • 巅顶骨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 三十五号家人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当归枳壳汤,见该条。

  • 续易简方论

    方书名。又名:《续易简方》。6卷。宋·施发撰于1243年。作者鉴于王硕《易简方》一书所选之方,失之过简,且对“虚实冷热之证无所区别”,故除对该书选方予以评述外,补充160余方。并对王氏原书中若干不同学

  • 野田七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竹节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青蛇便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青蛇毒。见该条。

  • 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书名。即宋·陈文中所撰《小儿病源方论》与《小儿痘疹方论》的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 棘刺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 决气

    《灵枢经》篇名。决,分的意思;气,这里指精、气、津、液、血、脉六种物质而言。此名虽为六,而总由一气所化,即本于先天真元之气,而生于后天水谷之气,是一气而辨为六名,故名决气。本篇主要论述六气的来源、性质

  • 清金解毒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乳香、生没药、甘草、黄芪、玄参、沙参、牛蒡子、贝母、知母各9克,三七末6克(冲服)。水煎服。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者,兼治肺结核。若将成肺痈者,去黄芪,加金银花9

  • 阴痒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阴门痒。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蕴结,流注于下;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也有因阴虚血燥而致者。症见外阴部或阴道内搔痒,甚则奇痒难忍,坐立不安。湿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