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老人便结

老人便结

病证名。指老人大便坚涩或不通。《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然亦当辨其虚实微甚,及有火无火,因其人而调理之可也。凡润燥等剂如导滞通幽汤苁蓉润肠丸搜风顺气丸、东垣润肠丸、卫生润汤丸、元戎四物汤三仁丸百顺丸之类皆可选用。又豕膏为润燥之神剂,最当随宜用之。其有大虚大热者,宜用前阴阳结治法许学士治年老虚人便秘,只用火麻仁苏子仁各半研取汁服之,更煮粥食之,不必服药而秘愈。”《济生方·大便》:“年高之人,以致秘结者,非少壮比,多服大黄恐伤真气,后方所载有威灵仙丸最佳。”《世医得效方·秘涩》:“老人脏腑秘,不可用大黄,老人津液少,所以脏腑秘涩,更服大黄以泻之,津液皆去,定须再秘甚于前。只可服宽润大肠之药,更用槐花煎汤淋洗亦效。更有老人发热而大腑秘涩,或因多服丹药,脾胃虚弱,蒸化不行,遂为脏腑积热,须用神保圆,得通泻一行,热亦即退。”《辨证录·大便闭结门》:“人有大便秘结者,其症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人以为火盛闭结也,谁知是肾水之涸乎?……此等之症,老人最多,正以老人阴衰干燥,火有余而水不足耳,治法但补其肾中之水,则水足以济火,大肠自润矣。方用濡肠饮。”《张氏医通·大便不通》:“老人血枯便闭,用生地黄当归身、鲜首乌各四两,广皮一两,熬膏顿热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参见虚秘条。

猜你喜欢

  • 黑风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黑风者,初病与绿风相同,但时见黑花,日久瞳变昏黑之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黑风内障。详该条。

  • 梦泄精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即梦遗。详该条。

  • 八关

    八邪穴的别名,见《经穴汇解》。参见“八关大刺”条。

  • 系络

    指从十五络脉分出的细小络脉。翟良《经络汇编》:“十二经出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

  • 阴囊忽肿

    病证名。见《寿世保元》卷八。多由风邪或虫蚁咬伤而致。症为骤然阴囊肿痛。可用蝉退半两煎水外洗,内服五苓散、灯草煎服。

  • 玉版论要篇

    《素问》篇名。本篇讨论揆度奇恒的运用方法,并举出色脉为例。古人认为这个方法很重要,值得“著之玉版”,故名。内容扼要地论述了病色、脉象与证治、预后的关系。

  • 火胀

    鼓胀证之一种。《张氏医通·鼓胀》:“如面色枯槁,肢体消瘦,单腹胀急而块垒不平者,皆属火胀,此非水肿,无虑助肾水之邪也。若脉弦细涩,虽能饮食,终亦必亡。火肿误服金匮肾气等药,急投连、柏、金铃、白芍之类,

  • 清风汤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白芍药一两,人参、当归各五钱,白术、栀子、牡丹皮、沙参、天花粉各三钱,川芎二钱,柴胡、连翘、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肝经风热血燥所致的顽疮,症见疮生内股,敛如豆许,翻出肉一块,宛

  • 争墙风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 扫把枝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