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备览》,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右额之疽为气疽,故名。证治见额疽条。
【介绍】:见岐伯条。
见《集验拔萃良方》。为丹参之处方名,详该条。
即肾气丸,见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即乳发。见该条。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卷三。指真元欲脱所致的呃逆。为虚脱重症。《景岳全书·呃逆》:“凡以大病之后,或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若呃一、二声而音低者,中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证名。指五更时咳嗽,或五更时咳嗽加重的病症。见《松厓医经·咳嗽》。《丹溪心法》:“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杂病源流犀烛》:“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
见隋·全元起《内经训解》。即《灵兰秘典论》。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民间医生。精于医术,以高尚的医疗道德而著名于乡里。后东宫疾,国医治疗不效,有诏召草泽医,澄应诏进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