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分
指方剂中各个药物的用量相等。
指方剂中各个药物的用量相等。
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淡渗泄利水湿的治法。适用于泄泻、浮肿、小便不利,常用茯苓、薏苡仁、白通草、猪苓、泽泻等淡渗药。常用方有四苓散、茯苓皮汤等。
书名。6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分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
证候名。《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见《中药材手册》。为人参商品之一种,详人参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名。指位于丹田处的痈。《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丹田隐隐而痛者,三瞧疽也。上肉微起者,三膲痈也。”由湿热遇寒凝结而成。证为寒热往来,二便秘涩。治法见小肠痈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郭居易条。
证名。筋惕肉瞤的别称。见《伤寒论大全》卷二。详筋惕肉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