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耆祥
【介绍】:
见程公礼条。
【介绍】:
见程公礼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多因产后肾气虚弱,虚热移于膀胱;气虚不能约制;或冷气入于膀胱,膀胱失于约制等所致。虚热移于膀胱者,热甚则小便涩痛,方用六味地黄汤;气虚不能约制者,小便频数而色白,方用
【介绍】:见喻昌条。
病名。徐大椿《女科旨要》:“肝肾阴亏,相火炎上,不时均令心烦,且亦令人作躁谓之子燥。”即孕悲。参见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红藤60克,三棵针30克,大黄(后下)、牡丹皮、川楝子各15克,芒硝(冲)6克。水煎服,日二剂,分四次服,症状减轻后改为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在急性炎症消失后,
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心痛或作或止,久而不愈者。《辨证录·心痛门》:“人有一时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数遍者,饮食无碍,昼夜不安,……乃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而作痛。”治宜补气温阳,
痰饮之一。指水饮蓄而不散者。《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胸鬲之间而不宣散,乃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
又称滋阴润燥。润燥法之一。是治疗燥伤肺胃阴分的方法。患者咽干口渴、午后身热、或干咳少痰、舌质红、脉细数,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肠燥便秘,可用增液汤。
《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法。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为上品;没有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有毒或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足以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这在当时有一定可
【生卒】:五世纪【介绍】:南北朝时期南齐医家。出身世医,于465年撰写《疗妇人瘕》、《药方》等书,均佚。还撰有《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后世演变成针灸学中的一个流派。
经脉名。即足阳明。《马王堆汉墓帛书》:“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