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络脉,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毛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元宝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王兆铭《中西医结合痔漏临床证治》。即外痔并发炎症,红肿疼痛者。宜清热解毒、疏风。服槐角丸,外用祛毒汤熏洗。参见血栓痔条。
见痧法备旨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病名。指患喉风且影响吞咽者,故云塞喉。多因湿热痰浊雍塞肺系所致。《囊秘喉书》:“塞喉风,喉痹聚毒,喉涎稠实而发寒热。关上可治,关下难治。”治宜清热祛痰、消肿止痛。用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等加减。脓成则以刀
病证名。因多进膏粱厚味,酒湿辛辣等物,热积肠胃而致。《症因脉治》卷四:“积热泄泻之症,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脉多沉数,或见促结。治宜清肠胃积热,方如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