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神仙紫花丸

神仙紫花丸

疡科选粹》卷六方。白花蛇一两五钱,何首乌荆芥穗、威灵仙各四钱,麻黄、胡麻仁各一钱,蛇床子二钱,人参草决明各一两,当归七钱五分,胡天麻皂角各五钱,木香沉香、天麻各二钱五分,煨肉豆蔻一枚,麝香一钱五分(鼻塞声重者加倍),乳香、没药各一钱,雄黄朱砂各五分,防风羌活甘草细辛川芎独活、制苍术枇杷叶白芍药白蒺藜金银花五加皮白芷苦参各五钱,胡麻仁、白附子、麻黄、川牛膝、制川乌、制草乌菖蒲各二钱,大枫子肉(新鲜者)三斤。先将前七味用酒反复浸晒,去蛇床子,为末,为第一号药粉;人参至朱砂等十四味为细末,为第二号药粉;防风至菖蒲二十一味为细末,为第三号药粉;再将大枫子肉加酒盛磁罐内,隔水炖烂,捣为泥,分三等分,每分加第一号药粉六钱,第二号药粉八钱,第三号药粉一两五钱,再加糯米饭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五十至六十丸,鸡鸣、午时、临卧各一次,茶水送下。治大麻疯及恶疮

猜你喜欢

  • 食噎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食无多少,胸中苦塞,疼痛,不得喘息等。治用五噎丸、五噎散、嘉禾散等。参见五噎、噎条。

  • 五指节

    推拿穴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一手有五穴,分别位于拇指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处。《厘正按摩要术·取穴。阴掌图注》:“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能祛风化痰,苏醒人事,

  • 漏五色俱下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漏所下之血杂见五色,多属五脏虚损所致。参见经漏条。

  • 阴中之少阳

    ①指肝。《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少阳,肝也。”②指足少阳胆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③指足部之阳经。《灵枢·阴阳系日月》:“足之阳者,阴中

  • 海底

    即会阴。详该条。

  • 厥阴为阖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厥阴是阴经之里,故为阖。

  • 鹌子嘴

    见《山东中药》。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 驴嘴风

    病名。系下唇生疮,唇部肿起者。多油痰毒邪火上冲所致。《重楼玉钥》卷一:“驴嘴风生在下唇,逐时肿大不堪论,更加作痛如刀刺,敷药频施效自神。初起下唇生一红疮,逐时肿大,渐至下唇长出。”疼痛甚剧,或身发寒热

  • 脾泄

    病名。又称脾泻。因寒湿损脾或饮食伤脾,脾气虚弱所致。《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寿世保元·泄泻》:“

  • 寒湿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丹溪心法·腰痛》。又名湿冷腰痛。因寒湿着腰伤肾所致。《医学入门》卷五:“久处卑湿,雨露浸淫,为湿所着,腰重如石,冷如水,喜热物熨。不渴便利,饮食如故,肾着汤加附子;停水沉重,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