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祛瘴辟瘟丹

祛瘴辟瘟丹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方。厚朴苍术羌活防风陈皮枳实香附牛蒡子各一钱,槟榔白芷各八分,藿香川芎各五分,细辛四分,甘草三分。加葱白,水煎服。治感受时行不正之气,瘟疫痧瘴。若无汗苏叶薄荷口渴天花粉葛根身重汗出加防己石膏温疟柴胡半夏大便秘结大黄肌肉发红黑紫斑玄参青黛连翘;先中热中暑白虎汤香薷咳嗽涕唾,头目昏眩加旋复花、荆芥风温身体灼热黄芩黄连、炒栀子

猜你喜欢

  • 经水一月再行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指经行先期。详该条。

  • 眉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 奶参

    ①见《广西中药志》。为山海螺之别名。②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土党参之别名。各详该条。

  •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见珍珠囊药性赋条。

  • 白苔尖灰根黄舌

    白苔为主,舌尖灰苔而舌根黄苔的舌象。为湿热之候,如舌根黄而苔腻,目黄,小便黄,宜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见《伤寒舌鉴》)。

  • 松实

    出《名医别录》。即松塔,详该条。

  • 啘通“哕”。指干呕。《类证活人书》卷十:“干呕者,令人所谓啘也。”《医经溯洄集·呕吐干呕哕咳逆辨》:“夫啘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详见哕、干呕等条。

  • 瞎眼

    证名。见《银海精微》。目盲之俗称。详该条。

  • 发搐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血气未实,不能胜邪,故发搐。大小便依度,口中气热,当发之。用大青膏。

  •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

    书名。又名《中西医粹》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3卷。上、中卷为脏腑论说及图解。立论以易理来配合六脏六腑的部位与功能。附录王清任《改正脏腑图》及西医解剖图。下卷为十二经病证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