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病名。指下焦实热而致二便不通,呕吐不停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张氏医通》卷四:“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清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②指
唐代太医署中一种职称。署中共设24名药童,其职责为协助主药整理药品,官阶从八品下。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股的俗称。
病证名。多因椒疮失治,睑内脉络壅遏闭阻,失于濡养所致。《原机启微》:“急者紧缩不解也,弛者宽纵不收也,……不解不收,皆为病也。”症见胞睑外皮松弛而内面紧急,以致睑缘向内卷缩,睫毛随之倒入。本症宜手术矫
经穴分类名。见《医学入门》。即经外奇穴,详该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
病名。《外科理例》卷六:“老咽痛,日晡甚,以补中益气汤,加酒炒黄柏、知母,数剂而愈。”泛指长期不愈的慢性咽痛。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牛至之别名,详该条。
见《天宝本草》。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