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即破伤风。详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南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相合之一。脾和胃同是消化、吸收和输布饮食物及其精微的主要脏腑。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为脏属阴,其性喜燥恶湿;胃为腑属阳,其性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在功能上互相配合,经脉上互相络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阴,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渊腋,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肩井。见该条。
证名。指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筋痿条。
《灵枢经》篇名。本篇前段承上篇《阴阳二十五人》五音所属各种类型的人,分别说明它和手足阳经与五脏阴经的关系。并指出在调治方面所应取的经脉。同时举出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配五色、五时,对于调和五脏及经脉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捵是拉长、扯平的意思。①用一手或两手握住患肢的手指或足趾,作上下颠动。使患肢有如波浪起伏地抖动。②即拨法。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