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问答》。即蓆疮。见该条。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部痞闷胀满的症候。《伤寒全生集》:“凡心下满,以手按之则散而软者此虚气也。如不发热者,以木香和中汤主之;若发热者,以小柴胡加枳实姜炒黄连去黄芩治之;若按之汩汩
证名。《银海精微》:“热气蓄聚伤胞,所以胞合。”参见胞肿如桃、目疡等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原籍不详。随从护送高宗赵构南迁杭州,曾任国医院使。后迁居西安(今浙江衢县)。
【介绍】:参见张果条。
见《中药大辞典》。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