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证名。指腹内结块,坚硬不能移动者。《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癥者,由寒温失节,致府藏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徵验也。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遂致死。”多由饮食不节,胃气衰,脾气弱,邪正相搏,气血痰瘀积滞于腹中所致。症见腹中积块、固定不移、痛或无痛,或兼见胁痛腹胀,吐逆,饮食不下,消瘦等症。治宜审察病情,选用理气、祛瘀、化痰、消食及扶正等法。也有将痞块聚散无常称为癥者。《医林绳墨》卷七:“气聚而成癥,发无定处也。又曰发于小腹,下上无时,发作见形,发已而不知所去者也。”癥有暴癥、食癥、血癥、米癥、肉癥、发癥、鳖癥、水癥等名称,详癥瘕及有关条。

猜你喜欢

  • 旋覆花汤

    ①《金匮要略》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水煎顿服。治肝着,症见胸胁痞闷不舒,甚则痛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初起时欲得热饮者,并治妇人半产漏下。②《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方。旋覆花一两,赤茯苓、桑白

  • 谷实

    似指成年女性的阴道。《素女经》:“女子阴深……五寸曰谷实。”

  • 寒痢

    病名。指痢疾因于寒客肠胃者。《时病论》卷三:“寒痢之证,实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

  • 敷眼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①药物敷。又名敷药。常用新鲜药物如蒲公英、生大黄等洗净捣烂,贴敷眼睑等患处。切勿入眼!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②热敷。常用湿热敷,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③冷敷。可除热、定痛、止血。适用

  • 朱权

    【介绍】:明代朱洪武皇帝第十六子,封为宁献王。通诗文、经史及医药,晚年学道,自号仙,或称玄洲道人、涵虚子。撰述较多,在医学方面,有《仙活人心法》、《寿域神方》、《乾坤生意秘蕴》等书,主要偏重养生,具有

  • 吴德信

    【介绍】:见吴源条。

  • 易简参苏饮

    见《医垒元戎》。即参苏饮第一方。见参苏饮条。

  • 麻里果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 传信方集释

    见传信方条。

  • 梅花碎地

    证名。黄乔岳《眼科全集》:“此症因肝虚,故受克而泪横溢出,点滴如梅花碎地之状。”参见流泪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