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亦作肢节烦痛。指四肢关节烦热疼痛。《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伤寒论辑义》卷三:“支节者,四肢百节也。若言百节,则似周身百节烦疼,此恐不然,当是四肢之
尿道外口。
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参见真寒假热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通天,见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酥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对技术低劣医生的称谓。《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便秘的一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约,约束之意。这里指脾虚津少,肠液枯燥以致大便艰涩难出的病证。《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
【介绍】:明代医家。字默生。浙江杭州人,明末迁居苏州。曾跟随名医缪仲醇学医,活人很多,名噪一时。后来闭门与弟子刘紫谷、叶其辉等讨论医术,用三年时间,将师徒问答编成《青瑶疑问》一书,此书后来又经石楷(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