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疹眼

猜你喜欢

  • 至治

    指妥善而有效的治疗。《灵枢·百病始生》:“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 见气消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 鼻尖

    即鼻准。详该条。

  • 大肠俞

    经穴名。代号BL25。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

  • 济阴近编

    妇科著作。清·陈治撰。5卷。17世纪末刊行。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前4卷论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证治;后1卷附辑李士材《女科纂》,论述女科各病的简要治法,并附录杨子建的《十产论》。

  • 疠风身起疙瘩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若上体患者宜服醉仙散;下体患者宜服再造散;上下体具有者,宜用必胜散;遍体疙瘩或隐疹瘙痒者,宜服羌活当归散;疙瘩搔破,脓水淋漓,兼有寒热往来,服用八珍散加丹皮、柴胡

  • 犹龙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连翘30克,生石膏(捣细)18克,蝉蜕、炒牛蒡子各6克。水煎服。治胸中素蕴实热,又受外感,内热为外感所束,不能发泄,时觉烦躁,或喘,或胸胁疼,其脉洪滑而长者。若喘,倍牛蒡子;胸中

  • 三里

    经穴名。其中,在上肢者称手三里,属手阳明经,位于前臂背面桡侧的上段,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2寸处。在下肢者称足三里,属足阳明经,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 文挚

    【介绍】:战国时医家。宋国人。据《吕氏春秋》记载,曾以激怒患者的方法治疗齐闵王的病。

  • 黄根白尖舌

    舌尖白苔舌根黄苔。见于表邪将解而里热盛,宜清里热。若表证未罢者,宜先解表,后攻里,杂病见此舌,亦属里有实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