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该疔不计其数,形圆长如瓜形。治同疔疮。
证名。指脘部痞闷而悸动有力。多因水气凌心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参见心痛条。
病证名。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上逆,上冲心胸。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栀子(姜汁炒黑)、香附(醋炒)各一钱五分,炮姜三分,川芎(童便浸)、黄连(姜汁炒)、橘红各五分,苍术(童便浸,麻油拌炒)八分,神曲(姜汁炒)一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前
即硫黄。见该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即瘫痪。详该条。
即经来如铜绿水。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
【介绍】:见罗国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