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①骨名。又名后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后枕骨。详后山骨条。②窍阴(头)穴之别名,出《针灸聚英》。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乳突后上方。
儿科专著,2卷,明·万全(密斋)撰于16世纪中叶。又名《幼科指南秘传方》、《幼科指南家传秘方》。首列指南赋、儆心赋等,并论儿科诊法,次列儿科疾病26种之证治,末附祖传方剂13首,反映出万氏独具心得。现
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眩运、头旋眼花。眩,视物黑暗不明或感觉昏乱;晕,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医碥·眩晕》:“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虚人久蹲陡起,眼多
出《吴普本草》。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跌打损伤,详该条。
见溪谷条。
即控涎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