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即剪口疮,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即鹿茸丸第三方,见鹿茸丸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即苦豆草,详该条。
证名。指目视昏矇不清。多由阳明腑热炽盛,邪热上蒸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本义》:“其目
六腑病候之一。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太阴属湿土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其化以湿。”
指(趾)甲的通称。《证治准绳》卷三:“爪甲边缘结脓,剧者爪皆脱落。”
即胃。《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谓赤肠,大肠谓白肠,胆者谓青肠,胃者谓黄肠,膀胱者谓黑肠。”是以五脏所属的五色,分配五腑而得名。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臑痈之轻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