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玉翳遮睛

玉翳遮睛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起病多因肝经风热,病久反复者,又属肝肾不足。《银海精微》:“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曰玉翳遮睛。”治法:赤痛羞明,风热尚甚者,宜祛风清热,可用明目菊花散加减;病久红赤不甚,肝肾亏虚者,宜滋养肝肾,明目退翳,用通明补肾丸。无赤痛羞明,仅存白玉色翳障遮满黑睛者,类今之角膜白斑,药难奏效。

猜你喜欢

  • 野巴戟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 胆火

    证名。指胆火偏盛所出现的证候。《张氏医通·火》:“目黄,口苦,坐卧不宁,此胆火所动也。”《类证治裁·火症》:“胆火,眩晕口苦,羚羊角、丹皮、山栀、桑叶、连翘、龙胆草。”参见胆病条。

  • 小户嫁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小户嫁痛,详该条。

  • 肾的研究

    书名。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姜春华等撰于1963年。本书集该组七年来对肾的研究资料,阐述了用现代医学检验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肾的物质基础、肾阳虚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可供中西医临床及

  • 食减

    指饮食减少。《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食减,四肢不举。”治详不能食条。

  • 四满

    经穴名。代号KI1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髓府、髓中。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脐下1.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

  • 经来下血胞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即经来下肉胞。详该条。

  • 胸围

    胸部与乳头相平的部位的周围长度。一般用来测量胸廓的大小和肺活量。《灵枢·骨度》:“胸围四尺五寸。”

  • 腰俞

    经穴名。代号DU2。出《素问·缪刺论》。别名背鲜、髓空、腰户,腰柱,髓俞。属督脉。位于骶部,第四骶椎下,当骶管裂孔中。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

  • 战胎

    见曾鼎《妇科指归》。指孕妇临近分娩时转胎引起的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