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详该条。
邪热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胃肠、肝胆实火为常见。其证候表现为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甚或吐血、衄血,或发斑疹,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等。治宜清热泻火为主。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见该条。
即养阴清肺汤制成糖浆。治证同。见养阴清肺汤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枫香寄生之别名,详该条。
见《儒门事亲》。指养生当以食养食补为主,以谷、肉、果、菜养口体,五味调和、饮食平衡自足以养生。
见《四川中药志》。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类中风。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病后余邪未净,正气未复而睡眠过多者。《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余邪未清,正气未复也。宜沈氏葳蕤汤。”又:“惟汗下后酣眠者,为正气已复,可勿药也。”参见嗜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