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胜则肿

热胜则肿

指阳热偏胜出现局部肿痛的现象。热郁于肌肤腠理,气血壅塞,热盛则血聚成脓,表现红肿热痛,故疮疡属热者必红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王冰注:“热胜则阳气内郁,故洪肿暴作,甚则荣气逆于肉理,聚为痈脓之肿。”

猜你喜欢

  • 引火归原

    治疗肾火上升的方法。肾火上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痛、腰痠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脉虚,可于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

  • 髓府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四满。见该条。

  • 片剂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经加工或提炼,与辅料混合后加压而成。片剂具有用量准确、体积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是临床常用剂型,如银翘解毒片、橘红片、穿心莲片等。

  • 南竹叶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 素问经注节解

    《素问》注本。清·姚止庵撰。9卷。成书于1669年。书名取《易》“天地节而四时成”之义,而“损有余,补不足,以归于中正之节”。删节《素问》原文,参考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明·马莳、张介宾等诸家之

  • 顺证

    病情按一般过程发展的表现,预后顺利。如麻疹,疹点红活均匀,整个发热期无并发证,患者神态清爽,胃口渐复等。

  • 鬲,通隔。即噎膈。出《素问·大奇论》。详噎膈条。

  • 佛手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 红中似苔非苔舌

    红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之象,在温热病中,为中焦夹有秽浊之气所致,急于方药中加入芳香之品以逐之(见《温热论》)。

  • 龙火内燔

    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燔,焚烧之意。即肾火偏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