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出《周礼·天官》。指专治肿疡、溃疡、金疮、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明末京都太医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八宝片仔癀。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丸剂,每丸3克;胶囊剂,每粒0.3克。一至八岁每服0.15~0.3克,八岁以上每服0.6克,一日2~3次。外用,冷开水
【介绍】:见董说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臑骨即肱骨,指肩关节脱臼后肱骨头离位,明显突出。证治详肩胛骨出条。
证名。指因气血不畅而引起的四肢浮肿。《素问·阴阳别论》:“结阳者,肿四支。”《宣明论方·结阳证》:“四肢肿,四肢热胜则肿,四肢者,谓诸阳之本,阳结者,故不行于阳脉,阳脉不行,故留结也。”治宜犀角汤等方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穿破石,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碥·眩晕》。又称头风眩运。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