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热身肿

湿热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身肿之症,身热目黄小便赤涩,胸腹胀闷,四肢黄肿口渴心烦,此湿热作肿,即阳水肿之症也。湿热身肿之因,或湿热行令,袭人肌表,或先伤于湿,湿气久留,郁而成热,则湿热肿症作矣。”脉多洪数或沉滑。治宜清金利水,可选用清肺饮四苓散八正散二妙丸羌活胜湿汤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猜你喜欢

  • 魄门

    又称肛门。《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魄为粕之通假字,魄门即粕门。饮食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故称。魄门的开合由心神支配,又与前阴同为肾之开窍,饮食糟粕的排出与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至肝的疏泄作

  • 二如亭群芳谱·药谱

    药物学著作。又名《群芳谱·药谱》。3卷。明·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本书为《二如亭群旁谱》“利部”第3~5册。卷首列有《本草纲目》夏良心、董思白二序,李时珍及张鼎思之“论药”、“本草源流”等。《药谱》

  • 幼科直言

    书名。又名《幼幼指掌集成》。6卷。清·孟河撰。刊于1726年。卷1~2痘症;卷3痧症;卷4~6为儿科杂病及其方治。书名“直言”寓直言无隐之义,全书文字简明。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食远服

    在离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或泻下药可食远服。

  • 淖(nào 闹)

    ①湿盛。《素问·阴阳别论》:“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②柔润、滑润。《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

  • 刺血疗法

    又称刺络疗法、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或皮肤针或小眉刀等针具刺破浅表小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扣刺,滚刺,或小眉刀挑刺放出少量血液。施术时,应

  • 血虚头痛

    病证名。指阴血亏损不能上荣所致的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症见眉尖至头角抽痛,善惊惕,脉芤,或见头隐隐作痛,头晕目花,面色白,心悸等。治宜补血为主,可用四物汤加味。本证

  • 董怀鹤

    【介绍】:见董炳条。

  • 落头痈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八。即环项发。见该条。

  • 经水不通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