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即用以除去各类痈疽、疮疡溃后之腐肉脓毒的方法。临证若病程长,溃疡面积大,腐肉多,则应手术切除,若面积小,可外用提脓去腐药,如五五丹直撒在溃疡面上,或掺于膏药、油膏上
指针刺时,针体在穴位内上提下插的手法。提插的幅度一般在3~5分之间,不宜过大,但其轻重快慢,则应据病情虚实而有区别。补法以插为主,重插轻提(紧按慢提);泻法以提为主,重提轻插(紧提慢按)。大幅度的反复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见《得配本草》。为黄柏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医学通义》一书。
【介绍】:见严长明条。
即再经。《伤寒论》原文作再经,历代注家如成无己、张志聪等以再传代称再经。参见再经条。
病名。戴武承《女科指南集》:“死产者,临产时胎死腹中也。”参见胎死腹中条。
【介绍】:元代医家。山东东平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