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出《新修本草》。为松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医验方》。为青羊参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P1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三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6寸处。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并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三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胸胁支满,痛引胸背,咳嗽气逆等。
见《圣济总录》。即白头翁茎叶,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仙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小儿夜啼由客忤所致者。其症患儿于忽受外界刺激之后,面色变易不定,气郁如怒,睡中惊惕作啼,口吐青白沫,反侧瘈疭,状如惊癎,但眼不上窜。治法见客忤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感受风邪袭于肺卫而致的咳嗽。清·叶天士《幼科要略》:“若果暴凉外束,身热痰嗽,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仅一、二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