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余午亭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属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银海精微》。又名乾廓,乾天廓、传道廓、传送廓、传导廓。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乾居西北,络通大肠,脏属于肺”。②《医宗金鉴·眼
①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虎耳草之别名。②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磨盘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即和胃,详该条。
指头部七窍及前、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马莳注:“头有七阳窍,下有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
见《广州植物志》。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曲本草》一书,已佚。
脚气的古称。见《济生方·脚气》。详脚气条。
见《本草通玄》。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积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