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别名。①太溪穴别名。见《针灸聚英》。②指内踝尖穴,见《针灸集成》。③《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吕细,在足内踝骨肉下陷中,针三分。”所指疑为照海穴。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出《传家秘宝方》。即轻粉,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有歇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参见促脉、结脉、代脉条。
脉象分类之一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即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介绍】:见韦慈藏条。
《杂病源流犀烛·奇经八脉门》卷十一方。防风、白术、牡蛎粉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日二至三次。治冲气犯肝,症见头眩汗不出,筋惕肉瞤,腹内拘急,食下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卧则欲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衄发从春至夏,为太阳衄。”参见鼻衄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曲本草》一书,已佚。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枇杷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