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甘肃中草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疳。见该条。
即补阳。详该条。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痘疮灌浆一般自第七天开始。先起胀者,先灌浆,由红转白,白变成浆,渐渐肥满而光泽;至第九日浆苍,其色苍如黄腊,而显结痂之形,神识清楚,食纳渐增者为顺证,宜加强护理,以防逆转。参见贯脓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蔬食谱》、《中朝食谱》。
见《本草纲目》。即鸦片,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苓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先业儒,后改业医,曾对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加以注释,撰有《伤寒论辨证广注》(1680年刊行)一书,另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
病证名。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多由津液受伤,肺肾阴虚所致。治法详久喑。
【生卒】:1882~1960【介绍】:原名廷銮,曾用名汉卿。江苏淮安人。早年在淮安行医,后迁居北京,曾任外城、内城官医院医师、养浩中医院副院长。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医学会顾问、北京市政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