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蛤蚧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冲,见该条。
见《广东新语》。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祝尧民条。
【介绍】:元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善治水蛊症,常用干丝瓜、巴豆为丸。
病愈。《素问·痹论》:“各随其过,则病瘳也。”《神农本草经》:“扁青,味甘平,主目痛……金创不瘳。”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年干为乙、丁、己、庚、癸等阴干之年,为五运阴年,若该年岁运未得司天之气等的资助,则为不及之年。岁运不及,气候主要表现为本运之气衰弱不能行令,胜运之气大行,一般
病证名。《仁斋直指方》。指黑睛翳如碎米、真珠者。详翳条。
指酉时。《灵枢·营卫生会》:“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参十二时条。
灸法之一。用水煮艾或其他药物以其热气熏患处;或用火燃艾以其烟薰患处称为薰灸。《肘后备急方》:“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并以干艾斛许,揉团纳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而烧艾薰之,一时即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