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统指无外伤、外感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卷二:“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目睛或黄,五心烦热,鼻孔出血。”常由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上炎、阴虚火浮等因所致。因肺热者,伴见口干鼻燥,或见咳呛。治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
即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详各条。
聚集的眉毛。
诊脉察病之意。《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病名。指吞服生金而出现中毒症状者。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生金毒药物,如白药子、翡翠石、鹧鸪肉、鸭血、白鸭通汁、生鸡屎淋汁等。可参考。参金石中毒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可久。原为宁陵(今河南宁陵南)人,后迁至余姚(今浙江余姚)。著《古易考》等书,深受唯心主义理学家朱熹推崇。著《医经正本书》(1176年),从孝道出发,不科学地提倡伤寒无传染之说。
指眼、耳、口、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参见七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