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出现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河内(今河南省)人。曾任尚药奉御。
病名。即蜡烛疳。详该条。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丛书名。清·汪和鼎辑。刊于1812年。包括《宜麟策》、《达生篇》、《保婴易知录》、《丛桂堂集验良方》。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以互相增强作用。如知母配黄柏。
由腕骨八块与桡、尺骨的下端构成的腕关节。《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雄黄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