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三仙丹。水银一两,明矾、火硝各一两二钱。为末,入锅内,用瓷碗一具(先用生姜片擦碗内外,以防碗炸)盖定,碗口以潮皮纸捻挤定,碗底用泥封固,炭火炼制,约三炷香,停火候冷,刮下碗内药
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蟾酥,详该条。
脉诊方法之一,指单独按诊寸口部的诊脉方法。《内经》所载的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气口同诊法和独取寸口法三种,由于寸口部是“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可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难经·一难》),
五种疳证的合称。①同五脏疳证。《小儿药证直诀》:“疳证有五,谓五脏所受,故得其名。”五疳,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详各条。②《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一是白疳,令人皮肤枯燥,面失颜色;二是
筋骨间的凹陷处。《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药物学著作。简称《唐本草》。54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20卷,目录1卷,是在《本草经集注》一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
①尺脉与寸脉。《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②寸口脉。《难经·二难》:“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古代医家研究小儿生理性周期变易的一种说法。《幼幼新书》引五关贯云:儿生八蒸候,每四十五日一蒸,变各有所属。一蒸肝,令目瞳子光明;二蒸肺,通于鼻,令嚏嗽;三蒸心,生神,令儿能语笑;四蒸脾,生智,令儿举动
见《药品化义》。即延胡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