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亡津液。详该条。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见《医学入门》,即子啼,详该条。
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简称五发。《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指病情从体质而变化。感受六淫邪气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变化,如同样感受风寒邪气,阳热体质者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则易从阴化寒。《医宗金鑑》:“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