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上巨虚,见该条。
应于四季的脉象。《难经·十五难》:“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详脉从四时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毛藤之别名,详该条。
指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之火,属心火。元·李杲《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脾胃气虚,则……阴火乘其土位……。”
见《陆川本草》。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火力大而猛。发散取汗药宜用武火,不宜久煎。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视瞻昏眇证。详该条。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发热而惊厥。《证治准绳·幼科》:“惊风热,发搐惊癎,脉数,烦躁,颠叫恍惚。”见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发热疾病,治法详急惊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