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感冒夹惊

感冒夹惊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神气怯弱,遭受外感以后,又被外界异声异物所惊吓,或者由于邪热的刺激,则可引起神志不宁,成为本证。症见身热烦躁,面色青赤,睡卧不安,且有胆战心惊的现象。初起宜以清热散邪为主,用疏解散(《医宗金鉴》:羌活苏叶防风枳壳桔梗前胡赤芍杏仁僵蚕甘草黄连);继服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龙胆草、防风、青黛钩藤、黄连、牛黄麝香、龙脑、用金银花汤下)。

猜你喜欢

  • 正风

    指自然界的正常气候。亦称正气。《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 下巴脱落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绘上用手法十四图》。详颊车蹉条。

  • 曹禾

    【介绍】:清医家。字畸庵,又字青岩。原籍安徽含山,后徙居江苏武进。好读书,工吟咏,精于医术,治病有奇验,尤擅治外科疮疡、儿科痘疹和伤寒之学。崇尚医经、经方,对金元以后诸家学说多所指责。曾取其所藏医书史

  • 孙兆山栀散

    《证治准绳·伤寒》帙六方。牡丹皮、栀子仁、黄芩、大黄、麻黄各二钱半,木香五分。为粗末,水煎服。治热毒炎盛,偏身发斑,甚者发疮如豌豆。

  • 房劳复

    劳复证之一。《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房劳复者,即女劳复,一名色复。温热瘥后,气血未充,早犯房事,则内损真气,外触邪气而复作也。其症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腰胁痛,小腹里急绞痛,憎寒发热,或阴火上

  • 川椒

    见《太平圣惠方》。为花椒之处方名,详该条。

  • 脾胃俱虚

    指脾胃两经俱虚。《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肢逆寒,泄注不已,名曰脾胃俱虚也。”

  • 毕荩(jìn 尽)臣

    【介绍】:明代医生。字致吾。山东新城人。因家贫而学医。从名医刘南川学习,久而出名,曾任太医院吏目。治病根据体质强弱、地理、气候而下药,效果较好。尤其精于伤寒、痘疹。

  • 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抑青丸

    ①《张氏医通》卷十六方。黄连、吴茱萸各等分。水煎干,去吴茱萸,取黄连焙燥,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次四十至五十丸,空腹温开水送下,或睡前温酒送下。治肝火胁下急痛。②见《保婴撮要》卷一。即抑肝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