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惊膈吐

猜你喜欢

  • 利尿穴

    经外奇穴名。别名止泻、血清、关元上。位于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主治尿潴留,腹痛,腹泻,痢疾,血尿,淋病,肾炎等。直刺1~1.5寸。

  • 中节疔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蛇腹疔。证治见指疗条。

  • 伏案位

    针灸体位。详坐位条。

  • 酸苦涌泄为阴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也能导泻,其药性属于阴。如胆矾味酸,瓜蒂味苦,能催吐;大黄味苦能泻下。

  • 哑胎

    病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忽然不语者,谓之哑胎。”参见子瘖条。

  • 易简杏子汤

    见《医垒元戎》。即杏子汤第一方。见杏子汤条。

  • 金星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金花内障。详该条。

  • 瘟疫青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三:“喉色纯青,开口初看,似有黄皰并起,细看即隐,肩背痛者,相传此为不治,故未立方。”

  • 王宏翰

    【生卒】:?~1700?【介绍】:清代医家。字惠源,号浩然子。江苏华亭(先世本河汾人,后卜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迁居吴县。博通儒理、天文等学。受明末西方天主教教士传入之西方性理学(主要是生理学

  • 蒋孝琬

    【介绍】:唐代本草家。善于辨别中草药,撰有《加诠杂注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