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悬痈

悬痈

病名。①《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毒生于上腭,形如紫李,坠下抵舌,其人口不能言,舌不能伸,头不能低,仰面而立,鼻中时出红涕。”多由火毒炽盛所致。症见除上腭肿起、疼痛、色红、饮食吞咽均感不适外,或见身发寒热口渴舌苔黄,脉数等症。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即上腭痈,详该条。②会阴部脓肿,也称悬痈或海底漏。详海底漏条。

猜你喜欢

  • 新编备急管见大全良方

    见管见大全良方条。

  • 膀胱水

    病证名。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因膀胱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膀胱气化不利,水液潴留而成。临床特征为浮肿,腹急(小腹胀急)。治宜化气利水,用五苓散。

  • 冷疮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冷瘘。由气血不足,复感风寒,伤于肌肤所致。本病顽滞而冷,不知痛痒,溃而难敛,经久不愈。治宜温肌养血。内服桂枝加当归汤。外搽金黄散。

  • 土川芎

    见《滇南本草》。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 灰底黑纹舌

    又称黑苔灰纹舌,中心黑苔,舌边起灰纹重晕。为里实热证。若大便闭结、脉实者,可通里攻下,若里未结实,热邪炽盛,可清热解毒(见《伤寒舌鉴》)。

  • 灾眚(shěng 省)

    灾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眚时至。”

  • 医家秘奥

    见医学粹精条。

  • 四总穴

    明代以前针灸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四个经验穴,即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针灸聚英·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说明头项、面口、肚腹、腰背部的病症,不论是虚实

  • 苦金盆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 刀豆子

    见《本草纲目》。即刀豆,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