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幼科良方

猜你喜欢

  • 阴虚

    阴分不足、津血亏损的证候。阴虚则生内热,每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尿短赤,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须养阴清热。

  • 赤眼后生翳

    眼科病证。又名暴赤眼后急生翳外障。多由脏腑积热,风热毒邪外袭所致。《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此证轻则无妨,重则疼痛,而白睛红色,乃生翳膜”。症初起,突然白睛赤肿,甚者目胞赤肿,刺痒热痛,羞明泪出,继而黑

  • 黑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膀胱。膀胱与肾相表里,肾属水配黑色,故称。参见黄肠条。

  • 旺胆消酒汤

    《辨证录》卷七方。柞木枝、栀子、桑白皮、茯苓各三钱,白芍药一两,竹叶一百片,泽泻二钱。水煎服。治酒疸,心中时时懊憹,热不能食,尝欲呕吐,胸腹作满。

  • 落头疽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脑疽。见该条。

  • 罗谦甫治验案

    见医药丛书条。

  • 良方集腋合璧

    见良方集腋条。

  • 颠顶

    颠,同巅。头顶部。

  • 滑泻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 内经辑要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行、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参考之用。1959年